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案件快报 -> 案件快报

亲戚吵架发抖音“出气” 法官:这口气价值2000元!

发布时间:2025-07-25 09:40:01


一纸裁判,让是是非非法槌定音;一例案件,让法理情理融汇其中。卢氏法院普法专栏《卢法说·法》通过说清一件案,让晦涩的法条化繁为简;说透一道法,让正义看得见讲得明。以案例为镜,照见规则边界;以故事为桥,通往法律深处。“卢法说”立足法院视角,讲述有温度的裁判故事;“说法”剖解法律内核,传递有厚度的法治声音。一点一横,析透是非曲直;一案一解,洞见司法智慧。案例是法律最生动的教科书,我们愿做您的“法治导读人”。

    家丑不可外扬?她偏要“抖”给全网看! 近日,卢氏法院审理了一起因家庭矛盾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案——两人本是亲戚因琐事发生争执,一气之下将对方照片配上侮辱性文字发到抖音,导致亲友围观、当事人社会评价暴跌。法院判决:“亲情不是侵权挡箭牌!” 责令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失。


01

基本案情

被告系原告的兄弟媳妇。因双方因家事发生争执,被告将原告本人照片并配辱骂性文字在抖音平台上发布。原告发现后,到派出所报案,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协议,删除网上发布相关视频,后原告为要求赔偿诉至法院。

图片


02

法院审理:

卢氏法院审理认为,本案中,双方发生争执,应通过合法途径协商解决,被告私截原告本人照片并配辱骂性文字在抖音平台上发布,其行为侵犯了原告的肖像、名誉等人格权,依法应当承担消除影响、恢复名誉、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,给其造成精神伤害、造成经济损失,还应当予以赔偿。本案中原告仅选择要求赔偿经济损失,考虑到原告通过抖音从事经营活动,被告的侮辱性视频对其社会评价及业务推广造成了一定损害,故法院判决被告赔偿2000元精神损失



03

法官说法:

家庭矛盾再大,也不是网络侵权的借口!本案中,被告因家庭纠纷就在抖音公开辱骂亲人,这种行为不仅违背公序良俗,更触犯了法律红线。网络空间不是'情绪垃圾场',发布内容必须守住法律底线。
特别提醒:吵架别“上头”,在抖音、微信等平台发布他人肖像时,若带有侮辱、诽谤内容,就可能构成对他人肖像权、名誉权的双重侵害。即便事后删除,侵权责任也不会自动免除。本案判决2000元赔偿就是要告诉大家:网络发言要负责,亲人之间更要相互尊重。与其在网上“互撕”,不如坐下来好好沟通,这才是解决家庭矛盾的正确方式。


04

法条链接: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

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规定,自然人享有肖像权,有权依法制作、使用、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。

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,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、污损,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法侵害他人的肖像权。未经肖像权同意,不得制作、使用、公开肖像人的肖像,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
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,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。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、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。

责任编辑:卢法宣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