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子“回家”解心结 祖父母代子偿“情债” 发布时间:2025-07-04 16:51:26
近日,卢氏法院干警成功执结一起棘手的抚养费纠纷案件,巧妙抓住情感突破口,让一次特殊的“回家探亲”成为化解抚养费执行僵局的“金钥匙”,最终促成祖父母主动代子履行义务,“情理法”融合化解纠纷。
申请人李女士(化名)因前夫张先生(化名)长期拖欠孩子抚养费,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,执行干警发现,张先生确无可供执行财产,案件一度陷入僵局。然而,法官并未放弃。在多次走访调查和与双方当事人深入沟通中,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关键信息:张先生的父母,对孙子有着极深的思念之情,由于家庭变故和矛盾,老人已许久未能见到心爱的孙子,这份思念成为他们心中的隐痛。
“执行不仅要讲力度,更要讲温度。”执行干警转变思路,决定从亲情入手破局。他多次主动联系张先生及父母耐心释法明理,阐明支付抚养费是法定义务,同时推心置腹地和李女士沟通谈,让孩子在健康有爱的环境中成长,爷爷奶奶的关爱对孩子同样重要。经过法官情、理、法的反复沟通与疏导,终于促成共识:由法官将孩子带回爷爷奶奶家陪老人聊聊天,吃吃饭,让老人一解思念之苦,享受天伦之乐。当孩子踏进久违的爷爷奶奶家,那一声亲昵的呼唤瞬间融化了所有隔阂,看着孙子天真烂漫的笑容,感受着血脉相连的温情,老两口心中积郁的愁云一扫而空,对法官细致入微的工作充满感激。
更令人欣慰的是,这份重拾的亲情直接转化为了履行法律义务的动力。深受感动的老两口主动找到执行法官,表示:“法官,您不仅让我们见到了孙子,更让我们明白了道理。这钱,我们替儿子出了!” 他们当场代为支付了拖欠的抚养费,并表示未来会尽力督促儿子履行义务,也会更多地关心孙辈的成长。
该案的成功执结,是卢氏法院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生动体现。执行干警没有简单采取强制措施,而是敏锐洞察纠纷背后的情感需求,以“尽孝”促“尽责”,用司法温情弥合亲情裂痕,巧妙地将冰冷的执行案件转化为一场修复亲情、弘扬孝道的暖心实践,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完美统一,也为化解类似家庭纠纷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责任编辑:卢法宣 |